1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质量之争”
从竞争环境上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披露我国2019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6.8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0.9%,但2018年国外品牌在中国销售出现增长,国内品牌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低价和无序的竞争对于民族品牌产生了伤害,质量才是发展的生命线和盈利点。从竞争基础上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在某些细分领域形成了优势,如以Geek+(极智嘉)、快仓、海康机器人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产业,已经达到了80-90%的市场份额,拥有了提升质量的基础。从政策发展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在由政府引导智能制造转向市场导向的智能制造过程中,质量对于市场行为将显得更为重要。国内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一个大浪淘沙,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的历史新阶段。
2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方案之争”
智能制造让中国机器人产业由骨感变得性感,特别是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化,新的应用价值不断释放,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红利也随着开始释放。同时受制于企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对于智能化理解的落差,更多的企业愿意选择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视角下,单纯的机器人工作站、自动化运输线与解决方案相比,后者则更有竞争力。但面对非标准化的工作模式、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离散行业系统解决方案需求对于解决方案成本的挑战,拥有更优的成本控制、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设计的供应商企业将更具有发展的优势和盈利能力。
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赋能之争”
机器人产业的赋能之路将更加多元,人工智能赋能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赋能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特别是以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我们的机器人更加的智能与“类人化”。但这是否代表机器人产业的终极赋能方向和最终解决方案?从目前的产业发展上来看,只能说智能化的赋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方向。基于行业自身特点的新型赋能模式更需要关注,如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在整体智能背景下,更需关心零部件本身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核心零部件在模块化趋势下与其他零部件对接的能力,如通用端口的开发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可能更关心的是智能网络(5G)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信息传递速度的赋能以及网络中断条件下的自主决策;在健康领域,则可以重点考虑新型材料(纳米机器人)对于机器人的赋能,特别是植入式机器人的赋能。
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市场之争”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披露,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为159.2 :94.6:40.3 。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为57.3:22:7.5。同时兼顾考虑近两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增速10%以上,服务机器人增速30%以上,特种机器人增速20%以上,可以看出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应该和全球趋势保持一致,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发展有可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期。对于机器人创业企业而言是选择工业的产品还是选择消费级的产品,从当前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可能相对更容易一些。
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人才之争”
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人才需求将达750万,而人才缺口将达300万;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才缺口达450万。另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90余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学院。尽管从短期看,机器人产业发展人才尚不能满足整个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从远期来看,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后续人才储备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快速和持久的获得可用的机器人产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企业自主的人才培育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的新型人才培育机制。
6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业态之争”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诱发产业链韧性和丰度的变化。重点表现在产业链的服务业态,如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化流水线的发展诱发机器人产业维修服务需求的激增,同时这种需求的紧迫性特点对于机器人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将会形成极大的挑战。未来是否会产生类似于阿里巴巴、京东等类似的机器人维修、服务的平台型企业,减少单个主体的服务成本,在未来3-5年将会值得期待。另一方面表现产业未来应用场景带来的新业态,如解决技术需求信息不对称的交易类平台企业,又如服务机器人等消费产品引发的相关培训行业、组织的发展,类似于高端的产品应用培训供应商,再如由企业或个人群体成立的更好使用产品,解决产品问题而形成的自发联盟或组织。